游客
题文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一次探究活动,以下是该小组填写的探究报告。

探究内容

探究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知识应用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能与酸反应

实验准备

用同样的标准打磨大小、厚薄相同的2片铝

进行实验

室温时,向盛有等量稀盐酸、稀硫酸的2支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相同的2片铝

现象描述

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泡;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一直很慢,几乎看不到气泡

分析猜想

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分反应现象为什么相差甚远?猜想如下:①铝片表面氧化铝的影响;②铝片表面积的影响;③反应时外界温度的影响; ④硫酸铝难溶于水,阻碍了铝与稀硫酸的反应;⑤两种酸的氢离子浓度不同;⑥稀盐酸中含有的Cl加快了铝和稀盐酸的反应;⑦稀硫酸中含有的SO42阻碍了铝和稀硫酸的反应

请仔细阅读探究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④不合理,理由是  

(2)经过分析可以排除其影响因素的猜想有  (填序号)

(3)选择一个你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你选择的合理猜想的序号是  ,实验设计是:室温时,将打磨光亮的相同的2片铝分别放入2支试管中,再  ,观察现象。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粉末13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1实验装置来探究鸡蛋壳里含有CO 3 2 (以CaCO 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 3 2 实验时广口瓶中一定会产生气泡,玻璃片上石灰水会变浑浊,据此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他们很是好奇,于是进一步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做出猜想】小红猜想:可能鸡蛋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 3 2

小明猜想:可能小红实验所用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   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中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2支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 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实验中,甲、乙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填"大于"或"小于")盐酸b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时也说明了鸡蛋壳中含有CO 3 2 的可能性。

【反思应用】(1)实验室制备CO 2时,最好选择   (填"浓"或"稀")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请根据下列实验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   (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硫酸铜,小艳同学取水样后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艳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蓝色沉淀,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是小艳记录的该工厂处理利用废水的简要流程:

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B中的溶质是   

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铜加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   (填"增大"或"减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