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24.5g氯酸钾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钾14.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4.9g氯化钾,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20.2g滤液,求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B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证明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a”或“b”)端。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二:该实验能区分硬水和软水,除了要控制水样的量相等外,还要控制 相等。
实验三: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从理论上讲,会导致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取6.5g锌粉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硫酸154.7g。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香叶醛(化学式为C 10H 16O)存在于柠檬油中,具有柠檬、柑橘果香,广泛应用于肥皂、花露水的加香剂中。请计算。
(1)一个香叶醛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15.2g香叶醛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g。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CaO+H2O=Ca(OH)2
②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
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
1.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Na2CO3
猜想三:NaOH Ca(OH)2
[讨论交流]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