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
B |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 |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D |
鉴别稀硫酸、NaOH、Na2SO4三种溶液 |
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A.AB.BC.CD.D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 B.浓盐酸 | C.浓硫酸 | D.大理石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
B.化学与食品 |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硬 水 和 软 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
甲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变质 工业盐——用来腌制肉类、酸菜等食物 |
C.化学与生活 |
D. 化学与能源 |
食盐、碱面——用醋酸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中,不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闻气味 |
B.棉布料和化纤布料——灼烧、闻气味 |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
D.氢氧化钙、盐酸、氢氧化钠三种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
.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物质 |
食盐水 |
厕所清洁剂 |
血浆 |
牙膏 |
肥皂水 |
橘汁 |
草木灰水 |
柠檬汁 |
pH |
7 |
1.7 |
7.4 |
8.2 |
9.2 |
3.5 |
10.6 |
2.5 |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为两种单质 |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C.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