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C.8g CO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有白色浑浊出现 |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C.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
D.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20 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将20克甲、5克乙、9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A.13g | B.9g | C.4g | D.1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