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

(1)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所以,人类一方面在努力减少CO2的排放,另一方面在研究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图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3)为了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俗称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进行 N a O H C O 2 气体反应的实验。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 N a O H 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C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 N a 2 C O 3 + H 2 O + C O 2 = 2 N a H C O 3 N a H C O 3 + N a O H = N a 2 C O 3 + H 2 O
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Ⅰ. N a O H N a 2 C O 3 ; Ⅱ.; Ⅲ.; Ⅳ. N a H C O 3
(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 N a O H 溶液和 C O 2 气体为原料获得 N a 2 C O 3 溶液的方法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沉淀 B 的化学式是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硬铝是铝、铜、硅的合金,是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的主要原料。下图是从废铝中回收镁、铝的生产流程(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步骤①中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2)步骤②中的分离操作为;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填仪器名称)
(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④ 的基本反应类型
(5)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制取甲、乙、丙三种气体,其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三种气体的性质如下表:

气体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的性质

固体+液体
常温
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固体+液体
加热
能与水反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固体+液体
加热
能与水反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的仪器名称:①;②

(2)能用发生装置 C 制取气体是(选"甲""乙"、"丙")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 2 N H 4 C l + C a ( O H ) 2 = C a C l 2 + 2 N H 3 + 2 H 2 O ,氨气能与水反应,易溶于水。据此分析,制取氨气的装置应选;收集装置应选(用英文字母 A - F 填空)。
(4)检验 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装置甲中应添加的固体试剂的名称是
(3)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口 a 应与(填" b "或" c " )相连。
(4)用途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倒入约1/3体积的紫色石蕊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5)往图丁的烧杯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