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细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2)B实验中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填“a”“b”或“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该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利用A装置制取的气体有O 2  

(2)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是氧气从   口进入(填"a"或"b");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的原因是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 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4)NH 4Cl可用作农业生产的氮肥,铵态氮肥常用   检验.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 2℃时,在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比为   

(3)t 3℃时,100g水中溶解60g B刚好饱和,那么50g 水中溶解   g C也刚好达饱和.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A.

如图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黑色非金属单质,D、G为金属单质且G为紫红色,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 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F物质的化学式是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过量,则在反应③中还会产生一种非金属单质是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 2溶液呈中性,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