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 。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 。
(5)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 。
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山更青水更绿国家积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请你说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2)在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鉴别某物质是碳酸盐所需试剂的名称。
(4)氢氧化钠固体不能作食品干燥剂,为什么?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实验现象。
有两块加热至部分红热的木炭,一块放在空气中燃烧一会儿后熄灭;另一块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瓶底的过程中,木炭持续剧烈燃烧。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市售瓶装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作用之一是杀菌,并且增强葡萄酒的酸度,抑制细菌生长。饮用前将葡萄酒倒入敞口容器放置一段时间,可以减少部分有害物质,这种饮酒方法对人体健康比较有益(资料: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
(2)C的类别是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反应E→A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Ⅰ所示,升温到t2℃后的现象如图Ⅱ所示。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 。
(2)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 (填“>”“=”或“<”)乙。
(3)t2℃时,乙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4)若使t1℃时乙烧杯中未溶的固体继续溶解,除升温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