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可能不同
C.单个SO 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下列历史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
B.刻舟求剑 |
C.司马光砸缸 |
D.铁杵磨成针 |
实验室所用的某种过氧化氢溶液中,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9:1,则该溶液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A.17:1 | B.1:17 | C.19:36 | D.36:19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及方法 |
A. |
CO2 |
HCl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 |
N2 |
O2 |
缓慢通过红热的铜丝 |
C. |
Na2SO4溶液 |
Na2CO3 |
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MnO2 |
KCl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有:
①溶液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Cu;②溶液只有Cu(NO3)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Fe;④溶液只有Fe(NO3)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
B.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
C.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D.y点和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