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3)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为他们提供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 3).

(1)通过计算,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g.

(2)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3)A和B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操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填"A"或"B").

(4)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滤渣a的成分是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   ,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某班学生分三组分别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老师取两份等质量的丙废液,分别与甲、乙废液混合,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请填空:

(1)甲废液与乙废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   (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2)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未发现其他明显现象。由此推测出,丙废液溶质的成分是   ,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