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以“爱心温暖世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一:在生活中捕捉温暖
要求: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人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然后用消息、随笔、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玉峰同学对学校门口烤地瓜的阿姨做了调查了解:她刚刚42岁,本来家住在偏远的山沟沟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考上重点大学后,丈夫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二女儿去年又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因为牵挂和照顾二女儿,更是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阿姨便来到市里陪读,并在学校门口摆起了烤地瓜的小摊。起早贪晚,顶风冒雪的,非常辛苦。但每当说到自己的两个女儿,阿姨的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和骄傲,人也好像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似的。
(1)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玉峰深受感动,他用诗歌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请你仿照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帮他把①、②两处诗句补充完整。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山的坚韧
勇敢地承担起了
生活的一切负载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①
默默地滋养着
女儿的一路花开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②
艰难地泥塑出
自己独特的风采
活动二:在阅读中感受温暖
要求:阅读名著中的文段,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子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2)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
(3)为买车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的祥子,为什么会给“老者”买肉包子?请写出你的理解。
名著阅读。(5分)
①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②如果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好汉们的取胜也与巧妙利用“天时”有关,请你说说当时的“天时”是怎样的。
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一件。
名著阅读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①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②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③过程的描写。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名著阅读。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塑造了这一鄙视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的生活状况。
请完成下面名著阅读题。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都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
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
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以上语段出自名著《》。文中的“他”是(人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成长的道路。《傅雷家书》一书,大部分书信都是我国著名的家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人名)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儿子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