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5 | B.30 | C.55 | D.80 |
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海水晒盐 | B.燃放鞭炮 | C.露天焚烧垃圾 | D.工厂排放烟尘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醋挥发 | B.铁锅生锈 |
C.煤炭燃烧 | D.饭菜变馊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NaCl(Na2CO3) |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
B. |
KNO3溶液(CaCl2) |
滴加K2C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C. |
CO2(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5g甲、乙,充分搅拌并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D.20℃时,分别在5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充分搅拌并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