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再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 |
B |
验证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加入稀盐酸 |
C |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加入酚酞试液 |
D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
A.AB.BC.CD.D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 ═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B.SO2C.Ag2SD.SO3
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是( )
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