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 2
猜想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 2、HCl
猜想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 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 。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
【拓展与延伸】乙同学在实验完毕后查阅资料得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HCl═NaCl+NaHCO 3),那么在【猜想与假设】中存在第4种猜想的可能,则猜想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 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 。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填名称)。 |
|
猜想三成立 |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
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D ,H 。
(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 。
(3)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
(2)B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4)D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 。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