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 4+BaCl 2=MgCl 2+BaSO 4↓.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78%
C.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21% D.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占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食物腐烂变质
C.石蜡熔化 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把6.4g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中有气体产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1/32 g B.1/35 g C.1/64 g D.1/70 g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大量的蒸馏水
D.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

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HCl、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Fe2O3,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是有黑色物质生成;再通过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比)

A.一定有CO和HCl,肯定无N2 B.一定有CO和N2,可能有HCl
C.一定有CO和HCl,可能有N2 D.一定有CO和N2,肯定无HC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