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②据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与环境工程小组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近年来,法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合作,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纤维素,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 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法国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 到3 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是可以焚烧的,即燃烧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害气体的塑料袋。[甲]为此,法国各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乙]与此同时,法国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报道,法国人每小时平均消耗100 万只塑料袋和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

⑤在法国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 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 瓦特的灯泡照明10 分钟。在包装袋的另一侧,又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商店里,这个袋子为您提供包装服务;最后,您可以把它放到垃圾袋里,让它转化成其它能源。

⑥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 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如果再知道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全法国家庭垃圾体积的30%,恐怕谁也不会再把还能继续使用的塑料袋轻易随便丢弃。

⑦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法国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选自《科普之友》2011 年第10 期,有改动)

(1)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②作者主要运用了  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③本文主要的说明顺序是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主要有三种: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本文即是事物说明文。

B.但是,这些塑料制品体积大,重量轻,给焚烧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句式话应该插入原文的[乙]处

C.全文简明平实而又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塑料污染已经成了法国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而别的国家稍好些。

D.读了本文后,我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应该自备购物袋,尽量少购买和使用新的塑料袋; 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将塑料袋加以回收。

(3)第③段加点字“完全”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说明类型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内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文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第一段画线句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感、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描写质感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张兴坤
①一位哲人曾说:当我们无法再拥有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确,世间万象如此声光华艳充满诱惑,让人在目迷五色中再多的拥有也难餍足。有的人因为负载过重而步履维艰,有的人因为欲壑难填而疲于奔命。如果要使人生的行囊充实而轻盈,那么懂得适时放弃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②放弃不是迎难而退的怯弱与无为,不是被半途而废的抛却与丢弃,而是一种能雾里看花去沙存金的眼光,一种能超越眼前远瞩将来的勇气,一种能权衡利弊把握轻重的睿智。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则是无能。
③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见得与失并非势不两立,而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有时我们的放弃看似是一种失去,换个角度则是一种更长久更有价值的获得。上帝在关掉一扇门以后总会给打开另一扇窗让你看到风景。
④丹麦人钓鱼时都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当他们每钓上一条鱼,他们都会用尺子度量,不够尺寸的鱼他们会重新丢进水里。有外国人不解这种做法,他们却笑道: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丹麦人舍弃眼前的小鱼,获得的不仅是将来的大鱼,更获得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获得了仁者爱物的豁达胸怀。看似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实在利益,其实是一种更长久的更有意义的获得。
⑤其实学会放弃有时比学会坚持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人对于自己已经拥有和正在追寻的东西,总是本能地紧紧抓住惟恐失去,而放弃需要有顾全大局舍弃小利的胆识,有善于审时度势懂得量力而行的智慧。所以人们欣赏棋场上丢卒保车的明智,战场上壮士断腕的果决,商场上急流勇退的胆识,官场上弃名远祸的通达。
⑥人生不可能圆满和完美,总会存在无法填满的空白和无法挽留的缺憾。明白这一点,人才会真正懂得该放手就放手,而不希求事事如愿的拥有。真正成熟的人,知道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去执著地坚守,什么东西应该适时地放弃。我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有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珍惜,而只有我们懂得放弃,才真正学会了珍惜。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放弃冠盖京华的诱惑,孟浩然只取人生的淡泊与超然;“苟非吾之所有,则一毫而莫取”,放弃进退浮沉的纷扰,苏东坡只享受生命馈赠的酒酿;“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放弃大观园的满园春色,宝玉只取黛玉这朵阆苑仙葩。
⑧真正懂得放弃的人,不会因羁于名利而放弃人情的温暖,不会因端于安逸而放弃人生的奋斗,不会因贪恋荣华放弃人格的尊严。当我们放弃了名缰利锁的重重羁绊,才能真正珍惜生命中最纯美的拥有;当我们放弃了患得患失的累累负荷,才能真正获得灵魂的轻灵和自由。
⑨学会放弃,放弃一个你无法达成的愿望,因为彻底拒绝一个方向会激发你新的创造;学会放弃,放弃一个你不能拥有的恋人,因为生命中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人值得你等待;学会放弃,放弃一段轻松安逸的时光,因为忧患和磨砺会使你更接近自己的梦想;学会放弃,放弃一个只进不退的思维习惯,因为学会坚持是一种勇气,懂得放弃则是一种智慧。
在第③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文章开头引用哲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观点?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父亲的名片
梅寒
我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那个夏天,父亲还在病榻上。
那个夏天,他肾里那些石头越积越多,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每一次疼起来,人都仿佛在鬼门关上走一遭。他却不舍得用抽屉里的五千块钱去做碎石手术。他说,那是给英子准备的学费,谁都不能动。
入学前一天,离学校要交的还差一千多。把家里角角落落能卖的,能找的碎币全算上,也还是差。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垂泪,父亲却忙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钱往他贴身的内衣上缝。“没事,爸爸送你去,我去跟你们领导说,让他们宽限些日子,等地里的花生收成了,爸就把钱给你寄去。”
就那样,父亲陪着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离家前,父亲除带上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还把家里那只老军用水壶带上了。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
火车上,他执意去给我买盒饭,说是穷家富路。我拒绝了。让我吃着热气腾腾的盒饭,而眼看着我的父亲啃干冷的饼,我咽不下去。可我也不愿意当着另外两位同学的面,从包里掏出母亲烙的大饼往嘴里送。十九岁,正是青春敏感又不太懂事的年纪。我宁愿饿着肚子,大口大口地喝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举动深深地伤害了我的父亲。他默默地把东西收拾起来,陪着我一道看窗外的风景。火车在北方的原野上疾驰,父亲没有再多说一句话,甚至连他的那只老水壶都没再拿出来……
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另一个镜头,是在大学新生报到处。灰衣蓝裤的父亲,背着那个军绿色的行李袋,夹在一群衣着光鲜的家长中间,竟是那样醒目。他黑红色的脸膛,他身上那件一直扣到脖子下最后一颗纽扣儿的中山服上衣,还有他一开口就透出来的浓浓的乡音,引得人频频扭头。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父亲却浑然不觉,他高高地昂着头,满眼期待地盯着前面慢慢移动的人群。他又不时地扭一下头,憨憨地笑着问身边的家长,娃娃考的哪个系哪个班。他们恰到好处地送父亲一个微笑,却没有谁回答他的问题。在那个热闹又庄严的地方,父亲像一个小丑,兀自唱着自己的独角戏。他太渴望把自己的那份喜悦同人分享,可是没有人喜欢与他分享。
那个中年男子就是那时走近我们的。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系主任。他向忙碌着的家长致意,而那些家长更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一番番寒喧过后,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就从那些父亲的包里被掏出来,呈到系主任的手上。那时正是名片刚刚风行的时候,而那些印有“某某公司总经理”的名片恰似一个成功男人的另一张脸。系主任脸上的笑也随着手上名片的越积越多,而堆积得越来越深。
走到我们面前,他看了父亲一眼,脸上仍然是格式化的笑,手却没有伸出来。父亲却慌了,一只手拿着我的入学通知书,另一只手伸进口袋里忙乱地找。他以为人家递上去的是身份证,非呈出来不可。眼看着系主任笑着要从我们面前经过,而自己还没有找到证明他身份的东西,父亲的脸都急红了,额上的汗,涔涔地流下来:那个……哪去了……
看到父亲那个样子,我的心蓦的痛了……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彬彬有礼对系主任笑了:“我叫艾晓雨,94文秘班的新生,这是我爸爸,来送我报到!”
“我是艾晓雨同学的爸爸。”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的脸上,绽开了孩子般的笑。他的声音也瞬间平静了许多。
“你好哇,欢迎你们!”系主任热情地伸出双手,和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
多年后,多少红尘往事,都被我丢在了角落里。我却无法忘记父亲当年与系主任握手时那一张满是喜气与骄傲的脸。一位父亲,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他口袋里有多少钱,他生命中最妥帖最受用的名片,只有一张,那就是“父亲”!
没有谁能嘲笑一位被儿女尊重呵护的父亲,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
(选自《江海晚报》)
文中,作者说:“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结合上下文,请想象一下父亲说了什么话?请写在横线上。
文中划横线部分采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文中,作者先写“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后来又写“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试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结合上文,谈一谈你对“父亲的名片”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请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
邱红波
①一个男子喘着粗气跑上楼,“哐当”一声推开门,把我们办公室里的人都吓了一跳,他怔怔地站在门口,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失态。
②“你找谁?”有人问。“我……”男子吞吐说,“我想要杯热水。”此话一出,立刻激起了公愤:“出去,我们这里不卖水!”几个声音同时喊着,男子被声浪轰退了好几步,他正欲解释什么,“出去出去”的声音却连绵不绝,压得他什么也说不出,只得落寞地转身,垂头走了出去。
③我注意到男子忧郁的眼神,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鲁莽地冲进一间办公室,只为了一杯热水。为了不至于和房间里的愤怒气息对抗,我从电脑桌前轻轻站起来,追了出去。
④在楼梯转角处,我叫住了男子,问他要水的理由。男子告诉我,他正和父亲走在街上,突然父亲胸口绞痛,老毛病又犯了。他父亲随身带着药,可因为胃寒,必须要就着热水吞服,情急中,男子才跑进最近的办公楼,他所有的希望只是一杯热水。
⑤我转身回去,从饮水机上倒了一杯热水给男子,接过水后,男子对我千恩万谢。我觉得这样的感激过了,不就是一杯水么?可他说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不仅仅是一杯水,让我万分感激的是,你给了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
⑥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要求,可在我们的社会里,却几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⑦当我忘带钥匙,卡在自己单元口的铁门前时,我按了邻居家的门铃,希望他们能帮我开门,可没人等我把话说完,就匆匆挂掉了话筒。我想说,我住五楼,名字叫某某,却没人给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我去陌生的单位办事,我不是百事通,如果找到不合适的问询者。对方会用极不耐烦的话语或眼神逼我离开。我想说,我奔波了多次,我找得好苦,我的家人处在危难中,或者我带着全部的希望来到此地,但在多数情况下,我等不来一个机会,只是听我说说理由的机会!
一个贸然进入办公室要水的他,一个被铁门挡在楼外的我,或者是一个来回奔波只为了打听到一条信息的你,多么希望,有人能不那么愤怒、和颜悦色地问:“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找到我?”即使他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但至少,他给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能不那么踌躇、那么战战兢兢地说出理由。
⑨听别人去陈述理由,也许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可那一分钟,_____________。
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三件事,并指出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
在第②段中找出一个运用精妙的词语,并说说好在哪里。
第③段画线句中出现了“他、我、你”等多种人称,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全文补充结尾。
可那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保护方言
郑也夫
①如果有人说,地球上保留几十种至多几百种动物就足够了,其他的物种可以任意捕杀或坐视它们随着生存圈被人类蚕食而渐渐消亡,有良知的人们一定不会同意。但与此同时,人类虽然没有明言他要杀死小语种和方言,但在行动上似乎只准备保留几十个大语种,甚至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语种的使用上,并且是如此坦然地帮助和促进大语种对小语种的吞噬。
②动物保护意识的苏醒似乎来得晚了一点,其时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作古。语种保护的意识甚至还落后于动物保护,尽管语种死亡或即将死亡的速度是空前的。英国人克里斯特尔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千种语言。其中一半将在下个世纪灭亡,即每两个星期将有一种语言在世界某个地方消亡。
③为什么要保护物种和语种?首先在于权利。每一物种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每一个小民族都有使用祖先传递给他们的语言的权利,那几乎是他们最重要的特征。其次,这种保护对其他物种,对其他人,对全人类都有好处。文化储藏和积淀在语言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储藏在其多样的语种中。一个强健的生态系统必然是多样的,反过来这种多样性又可以帮助它适应和安度环境的变迁。正如同一个愚钝的村妇宁愿牺牲一点便利,也会拒绝将她的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的方言之多当居世界之最。道理很简单,广大地域中的长期社会历史生活必然形成多种语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帝国政治及其“书问文”的政策,框定了其疆域内语言变异的限度,其特征是一个语种,诸多方言。各区域独特的文化便储藏在这无数支方言中。四川文化与四川方言,苏州文化与苏州方言,等等,都是交织在一起,互为表里,共存共荣的。如果有一天方言消失了,该地文化中的诸多内容都将随之流逝。
⑤保护语种与方言该做些什么?消极的手段是抓紧搜集、整理,因为很多小语种、小方言几乎一定会消亡。积极的手段则是尽可能保护和保留住更多的方言。要做到这点就要认识语种、方言乃至物种消亡的原因。动物消亡的原因是人的领地的扩张,语种和方言消亡的原因是英语在全世界、汉语普通话在全中国的遮天盖地的势头。保护小语种和方言,就必须保护它的领地和空间。功利哲学的盛行和电视的流行,决定了我们不必再刻意鼓吹学习英语和推行普通话了,它们的优势已经太大了。倒是应该在地方媒体中给地方话留下自己的空间。也就是说,让人们在普通话和方言的并行中生存,并且着意地帮助一下方言。我们过去推行普通话无疑有其历史意义,但是令天似乎已经到了保护小语种和方言的时候了。
第②段中的哪句话能准确概括第①段的内容?请摘录在下面。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写村妇“拒绝将她的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简要概括作者认为“中国的方言之多当居世界之最”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扬州举办“小小方言发言人”大赛的看法。
材料:2013年11月23日下午,由扬州市教育局语委办、扬州新闻广播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小小方言发言人”大赛成功举办。比赛中,小朋友们努力用扬州方言向评委们讲述儿歌、童谣和成语故事等。评委们也列出一些老扬州话来考验小朋友,比如:皮脸、透神等。小朋友们在学校都学习并使用普通话,所以从他们口中出来的“扬普”令全场人捧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