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1)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2)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3)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

    (4)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

    (5)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

   (6)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7)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

    (8)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

    (9)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

(原文有改动)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2)请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

(3)文中第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说明方法 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相信,快乐的乐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
(选文有删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综观全文,作者开篇和结尾都写了摩天轮,简要分析作者写摩天轮有什么作用?
.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相信你在童年时代也寻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快乐。结合你的体验为第⑤段空白处补写两个句子。(注意:不要答在第⑤段空白处,2分)
答: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
.请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个句子的理解。
.你会演奏快乐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演奏快乐的。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羚羊过山冈
凌仕江
  是一个黄昏。东边太阳,西边雨,这是罕见的太阳雨。雨中夹着雪花。
  一辆像是从战争中突围而来的大卡车在风中的尘埃里爬行。车上的人蓬头垢面,有的像难民,有的像游客,有的戴着大墨镜,有的挎着相机,有的还举着枪。
  只要翻过山脊,前面就可看见纳木措了。
  这样的情景,仿佛是为一个即将展开的电视画面特意安排的。但在西藏的许多地方,这样的环境和场面却再自然不过了。小男孩记得很清楚,车子一直围绕着一座山在转,向上,再向上转。当时的天很暗很暗,暗得几乎要将世界万物吞没。车上的人渐渐停止了嘈杂的声音,有的感到头晕目眩,有的已经昏昏欲睡,有人开始在风中低低地呻吟,他们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只有小男孩的目光是清醒的。他睁大神采飞扬的眼睛锁定正前方——
  大拐弯过了又是小拐弯,车子发出几声急促的鸣笛。就在车拐来拐去的颠簸中,不知何时,路边的山岗上出现了三头羚羊,两大一小,像三个飘然的倩影。
  小男孩情不自禁地张大了嘴巴:美,真是太美了!
  车上的人从男孩的声音中醒来了:“哇,你们看,真是美啊!它们真是和谐的三口之家呀。噢,美丽的风景,可是不能带回家了……”
  就在大家感慨万千的时候,突然,枪声贯耳——
  “砰——砰。”
  小男孩眼睁睁看着一头羚羊倒在血泊中时,惊吓得吐出了舌头。车上的人迟缓又呆滞地瞪大了眼睛。然后,一阵喧哗和骚动。
  小男孩不顾司机反对,纵身跳下车去,疯了一样扑向那只血染的羚羊。他的心在痛,比枪口下的羚羊更痛,他痛他不能替这只羚羊挨一颗子弹。
  车上已经乱成一团。有人声嘶力竭地喊:“是谁开的枪?”要将那个坏人狠狠赶下车去。
  车很快又启动了。可谁也没想到,剩下的两头羚羊竟仰起头迅猛地追了上来。车开得很快,羚羊追得很慢、很慢,看得出,它们的脚也伤得不轻,路上散落了一些血迹斑驳的蹄印。那只幼小的羚羊跑出几步,便停在原地上,它凄婉的声音越来越小。
  小男孩背对着地上两只一大一小的羚羊,他的身子挤在众人中显得异常的高大,风卷走了他的太阳帽,他怀抱里受伤的羚羊好像睡得很香、很香。
  那只奔跑的羚羊追了很远、很远,它最终绝望了,突然长嘶一声,调转头,跪倒在经幡飘摇的山口。幼小的那只羚羊在山口哭泣。它的声音被五彩经幡传得很远、很远。
  小男孩不时地回头,张望着它们。他燃烧的眼睛钻进了羚羊跪拜的眼睛里。他内心的血在咆哮,风和雪把他和怀抱里的羚羊裹得很紧、很紧。
  经幡的影子越来越模糊,山口的墓碑越来越远,羚羊呆望着男孩的眼睛,默默站起身,调转头,向四周望了望,然后,悻悻地、艰难地消失在了众山之上。
  小男孩说他从没看见过那么悲伤的眼睛,像一轮血汪汪的落日。就在那一刻,日破西山红似血,当雪花渐渐远去的时候,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在天湖的纳木措上空缠绵悱恻。万道霞光普照大地。
  小男孩猛地一甩头,泪珠儿叮咚一声掉了下来,像写在水面上的童话,那么晶莹,那么凝重,如同魔沼里凝固的一汪水银,那么那么那么的蓝……
(选自2010年第7期《读者·乡村人文版》)
.第三段中画线句写车上人们的种种反应,有什么意图?
.试依据提示,概括小男孩子对羚羊的感情变化:赞美→ →怜惜。
.试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小男孩不顾司机反对,纵身跳下车去,疯了一样扑向那只血染的羚羊。
(2)他燃烧的眼睛钻进了羚羊跪拜的眼睛里。
.“羚羊呆望着男孩的眼睛,默默站起身,调转头,向四周望了望,然后,悻悻地、艰难地消失在了众山之上。”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说说羚羊妈妈离开时内心会是怎样的想法?
.本文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羚羊母子的追车、跪拜、哭泣和凝望等行为,试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
厚道是一种美德
鱼春
荣获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母校北大一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讲到自己在北大上学时的一段故事。他说,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北大后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一打扫就是4年,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时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又过了10年,到了1995年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我的那些同学。这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加盟,和我一起创业,并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4年水。我们知道,有你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喝粥。”于是才有新东方的今天。俞敏洪的这段故事,引起人联翩的浮想,从这件“小事”想到了厚道做人的大道理。
厚道是豁达大度的处世之道。是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是表里如一,吃老实饭,干老实事;是人性中的一种美德,最能打动人心。厚道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放心,让人感动。厚道人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事可信,作为领导可敬。厚道人不会算计你、欺骗你、出卖你。厚道如冬日的斜阳,夏日的和风,与厚道人打交道就像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
厚道是一种道德追求。是心地善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事不斤斤计较,遇到别人伤害不记恨,得到别人救助图报答。与厚道人相处,无须心灵设防,不用察言观色,活得轻松自然。
厚道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古训: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厚道人在人生路上少积怨,跋涉途中朋友多。幸运总会光顾那些厚道之士,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事业取得成功。
古人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人们赞美厚道,呼唤厚道,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太多不厚道的人和事存在。厚道是社会文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抑恶扬善,厚道人越多,不厚道的人越少,就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和谐,社会的阳光越灿烂,生活的花朵越鲜艳。
(选自2010年3月10日《今晚报》)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叙述俞敏洪在北大上学时的一段故事,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认为“厚道是一种美德”?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什么意思?作者引用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
外星植物的颜色
林泉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绿色星球,在它上面生长的植物多以绿色为主。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其他星球上的植物可能比地球上的植物拥有更为缤纷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甚至可能是七色彩虹中的任何一种,不过,蓝色除外。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外星植物如果存在,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
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从理想的情况来说,叶子颜色应该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便于更大限度地用这些光进行光合作用,来更多地制造自己的食物。然而,大自然为什么“选择”了绿色呢!
这就要从远古谈起了。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原始细菌。因为能够透进海洋里的光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够制造自己的食物。所以,这种植物就呈现很暗的颜色,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在吃的海带的颜色。比如,生活在深水中的红藻含有一种叫藻红蛋白的东西,它就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对在深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是最理想的。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植物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现在,它们生活在有充分光线的地方,再像原来那样,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就容易被这么多的光线灼伤了。所以,绝大部分的陆生植物,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
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地球外的植物也是绿色的吗?我们已经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绿色,这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得最少的太阳光就是绿色光。而其他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因此在其他行星上生长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反射的光也可能不同。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非常可能是红色。科学家认为,彩虹光谱中的所有颜色都有可能成为外星植物的颜色,但是他们认为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这种直接的“颜色辨别法”等于为宇航员在太空航行中寻找生物提供了“第一准则”。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就会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
(选自2010年第9期《百科知识》,有删节)
.外星植物如果存在,那么决定外星植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联系语境,说说文中加点短语“绝大部分”和“非常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文中画线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地球上绝大部分陆上植物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重走老山界
彭华强
①文友来访,一起筹划重走红军长征经过的老山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曾写过《老山界》一文,老山界于是有了名气。
②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它的中段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的舜皇山境内。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时,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市”交界处的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
③我们一行从永州出发,前往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午9时,我们顶着火辣辣的骄阳到达了舜皇山,此山因舜帝南巡狩猎驻跸于此而得名。沿着河谷向娥皇溪进发便来到蝴蝶谷,沿石阶而上入悠长峡谷,一路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忽见小径旁有一块光滑巨石,其上刻有“庄周梦蝶”四字,果见几只彩蝶在绿丛中翩翩起舞
④峰回路转,前面的山路陡斜起来。我和朋友们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还是汗流满面。抬头偶见石壁上红军当年长征时留下的标语:“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行,便到了《老山界》中的越城岭,是这条景点线路的最高峰。有陆公亭在此,亭侧有红军长征路线介绍。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老山界》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细细品味,真为当年红军的坚强、乐观而感慨、喟叹!如今,火把排成“之”字形的奇观再也见不到了,但可以见到的是“之”字形的蜿蜒山路。这是一条从山脚伸向云端的路,绝壁上开辟的水泥栈道,宽不盈尺,往上攀登,下面人的嘴几乎触碰到上面人的脚跟。真像《老山界》里描述的一样:“后面行军人的嘴几乎可以碰到前面行军人的脚跟或屁股。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已气喘吁吁,步履艰难了,走走停停,前面的人走不动了,后面等着的人也不想催。”
⑥历尽艰难后,终于登临绝顶,真个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只见群山环绕,苍郁秀美,云拂松涛,雾绕翠岗。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下山的小径没有石阶,全是泥土,裸露着的泥土全被古树根藤牵着绊着,非常坎坷,陡峭的梯阶是用竹子做的,踏在上面有点滑,好在没有下雨。“下山时,后者的脚差不多会踩到前者的头顶。往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们的脸,就在脚底下。”陆定一的描述丝毫不差,下山的路使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
⑦下得山来,我们坐于溪流边休憩养神,文友们不时发出感叹:“当年红军负重抬着担架和伤员,又不像现在有水泥栈道,不知历尽了怎样的艰险,才翻越这座大山。”今天的老山界,已成为健身疗养的好地方,但当我们走过这段艰险之路后,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充满敬仰。当年红军自这里走出,走上了胜利之路;我们今天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2010年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一行重走老山界的原因。
.第③段画线句子描写蝴蝶谷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对下文写越城岭有何作用?
.第④、⑤段中引用陆定一《老山界》原文语句,有什么用意?
.试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重走老山界》是一篇写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重温老一辈革命者历尽万难、敢于献身精神的文章。读后,你的内心一定波澜起伏,请你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表达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