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词鉴赏。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热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很有特色,请说说其妙处。
找出表现词人心情的语句,体会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梅
唐·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分)
全诗表现了梅花哪些品格? (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送 春
(宋)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子规在古代诗歌中常借以抒写悲情,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3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一、二句抒写诗人辞官离京,心情郁闷,可从“__________”一词看出。
第三、四句诗人以落花自比,与南宋诗人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思想境界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