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热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 下阕言志,抒发了词
人 的豪情壮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典故,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韦应物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诗中描写滁州西涧的景色特点是 ,虽然提到的都是平常景物,如 ,但经诗人妙笔点染,竟成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哪个词贯穿全诗,是本诗的诗眼?这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简要说说本诗1、2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说说本首诗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诗人是从感觉的哪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