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用〇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森林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
近来,禽流感疫情引起国人关注。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B.莽草酸是氧化物 |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 |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