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所给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分 |
B.火车铁轨夏天膨胀——铁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
B.在铁制品表面形成烤蓝防锈就是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蓝色的漆 |
C.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
D.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备受世界关注。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①冬天在房间内开空调,尽量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下,既不会冷,又可以省电。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多乘公共汽车,少开私家车。④随手关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
B.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含碳酸盐 |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将一种白色晶体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该盐一定是铵盐 |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火焰熄灭——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一定是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