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白铜(Cu、Ni合金)因为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代替银做饰品。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室分离废弃白铜饰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种二价金属硫酸盐,溶液D中只有一种溶质。

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过程Ⅱ中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2)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物质序号




液体




固体




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26) 。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实验现象
(27)
(28)
解释
(29)
(此处不必填写)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30)。
(3)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 (31)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0)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1) 。
(2)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2) ,反应现象为 (23) ,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
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 (24) ,其目的为 (25)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根据此表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 (10)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11) 。
(2)第16号元素属于 (12)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13)
电子(填“得”或“失”),它的离子符号为 (14) 。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的是 (15) 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16)
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17) 原子。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18) 周期,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上表中第 (19) 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