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6 |
2 |
6 |
30 |
反应后质量/g |
0 |
2 |
m |
2 |
A.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表中m的值为44
C.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
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1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碳 | D.一氧化碳 |
稀硫酸是常见的酸性溶液。下面关于稀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存在H+、SO42-、H2等粒子 |
B.稀硫酸能导电,说明溶液呈酸性 |
C.稀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能与Fe2O3反应 |
D.稀硫酸能与BaCl2溶液反应,说明溶液呈酸性 |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浓盐酸溶液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大 | B.不变 | C.变小 | D.先变小后变大 |
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是
A.CO2 + H2O==H2CO3 | B.CO + CuO△Cu + CO2 |
C.2H2O通电2H2↑ + O2↑ | D.FeS + H2SO4 ====FeSO4 + H2S↑ |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 |
B.实验时,可使用石棉网承接生成的固体 |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