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某中学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
测定区域 |
测定时段 |
抽测次数 |
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 |
城市绿心 |
中午12:00﹣13:00 |
5 |
0.029% |
城市绿心 |
清晨7:00﹣8:00 |
5 |
0.028% |
繁华闹市区 |
中午12:00﹣13:00 |
5 |
0.039% |
繁华闹市区 |
清晨7:00﹣8:00 |
5 |
0.032% |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B.大量植树造林有利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同地域都是相同的
D.多次抽测并取平均值可有效避免测定的偶然性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 +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 B.CO2 | C.H2CO3 | D.K2CO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2Fe + 6HCl = 2FeCl3+ 3H2↑ |
B.铁在氧气中燃烧: Fe + O2![]() |
C.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C + O2![]() |
D.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 |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①③⑤ | D.①④⑥ |
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A.10g水变成10g冰 |
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
C.9g水完全电解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 |
D.5g糖放入25g水中得到30g糖水 |
4g氢气和34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A.32g | B.36g | C.38g | D.以上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