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堂上老师对探究干电池原理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图甲: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型管中;

图乙:用导线将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型管中,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甲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2)乙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    

(3)配制所需硫酸:现有98%的浓硫酸18g(体积为9.8mL),可将其配成24.5%的硫酸溶液  g,配制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4)取(3)所配24.5%的硫酸溶液20g,向其中滴加25%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请计算产生沉淀的质量  g,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②沉淀过滤后水的质量是  g。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工业上通常用海水制取金属镁,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吨试剂价格表:

试剂

NaOH

Ca(OH)2

价格(元/t)

3200

1200

工业生产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根据上表分析,最好选择方案  (填“一”或“二”).

(2)步骤②中加入试剂充分反应后的操作是  

(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MgCl2Mg+Cl2↑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种.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用F在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微热一段时间后,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  

(3)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黑色固体,H是金属单质,煅烧石灰石得到E;可用F与D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称  

(2)物质A属于  (“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由F→G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0℃时,取18gKNO3和18gNaCl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5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充分溶解,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所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甲图中,a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或“=”)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要使乙图中的NaCl溶液恰好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gNaCl固体。

(4)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实验步骤,先加水溶解,再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