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4%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
B. | 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
C. | 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
D. |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
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 |
B. |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
C. |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 |
D. |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 遇 转化为 |
B. | 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酒精和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
D. | 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
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 ),已知其中氧元素显 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9 | B. | +7 | C. | +5 | D. | +3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