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X、Y、Z、W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Y的一种单质可用于制铅笔芯,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2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Y的另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该单质的名称为  ,Z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X、Z、W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盐,该盐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  

③实验室检验YZ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钠与Z形成的化合物Na2Z2常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因为Na2Z2与YZ2反应生成Na2YZ3和Z2,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X、Y、W三种元素可按质量比2:6:7形成一种的火箭燃料偏二甲肼,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偏二甲肼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均无污染,其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1)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  

(2)  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 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  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请计算:

(1)x的值为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