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周期有 种金属元素。
(2)该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图2图3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B. 内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图中A、B、C三种微粒的符号分别是、、。向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剩余,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锌粒C.碳酸钠溶液 D.石蕊
(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将能转化为化学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 l + 2H2O Cl2↑ + H2 ↑ + 2NaOH
若电解含氯化钠23.4 g的饱和食盐水,则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溶液和金属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时,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②现有t℃时含A、C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纯净的A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③t℃时,用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2)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
下列管材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 |
![]() |
![]() |
A.铸铁管 |
B.铜管 |
C.塑料管 |
(3)铁锅、铝锅、铜锅用来炒菜、做饭是利用了它们的(填字母序号)。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有金属光泽
(4)某兴趣小组用U形管设计了下图三组兴趣实验,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装置Ⅰ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装置Ⅱ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装置Ⅲ中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
①装置Ⅰ中左边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②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工业上,炼铁高炉内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以冶炼出生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管道天然气中的“气”___________;②澄清石灰水中的“碱”____________;
③胃液中的“酸”;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
⑤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2)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面实验。打开止水夹,向Ⅰ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在Ⅱ中80℃的热水中加入一粒米粒大小的白磷。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且Ⅱ中液体内出现燃烧现象。
①写出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请说明Ⅱ中出现燃烧的原因(填字母序号)。
A.白磷是可燃物 B.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C.白磷与Ⅰ中产生的氧气接触
摩尔盐(硫酸亚铁铵晶体)具有重要用途,下图为制取摩尔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7(填“>”、“<”或“=”)。
(2)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同时含有少量氧化铁。步骤①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2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步骤③可知,摩尔盐溶解于酒精(填“能”或“不能”)。
(4)步骤②所得滤液含有未反应的FeSO4、(NH4)2SO4,可采用如下流程回收利用。
滤液N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试剂Y是。
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FeCl3d.Ba(NO3)2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化学方程式: 。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③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