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2Fe2O3
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C.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Al+AgNO3═AlNO3+Ag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硫酸钾溶液:MgCl2+K2SO4═MgSO4↓+2KCl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
有热量放出 |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 B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 C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 D |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 |
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Fe2O3、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
| B.乙一定是氧气 |
| C.丙一定是氧化铁 |
|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N2中的(O2):红热的木炭 |
| B.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
| C.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 D.Ca(OH)2溶液中的(NaOH):加入过量CuCl2溶液,过滤 |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 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 |
|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
|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
| 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CO3固体(Ca0固体)——高温煅烧 |
| 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 C.C0气体(CO2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 D.KCl溶液(CaC1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