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

B

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CO3

向溶液中滴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D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Cl

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

A.AB.BC.CD.D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
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C.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D.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根据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一定有Cu(NO3)2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u
Zn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丙的甲饱和溶液中分离出丙,通常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Ba2+、SO42 B.H+、Na+、HCO3
C.Na+、C1、NO3 D.Cu2+、C1、O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