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 Y ZB.X Z YC.Y Z XD.Z Y X
(4分) 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
(1)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气体X的组成 |
|||
A中液体 |
B中黑色粉末 |
C中液体 |
||
①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H2 |
②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一定有CO, 可能有H2 |
③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
④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
(2)写出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种) 。
(3)若b管口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部分CO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是 。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把X投入Z(NO3)2溶液中,得到X(NO3)2,溶液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 |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 |
C.X、Y、Z可能依次是: Al、Fe、Cu |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反应物 |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
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
A.CuCl2、NaCl、K2SO4 | B.KCl、Na2CO3、NaNO3 |
C.NaOH、Na2SO4、KCl | D.KNO3、H2SO4、NaCl |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实验事实 |
解释 |
A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不同 |
C |
用洗洁精容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
D |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硫和氧气反应时,氧气的相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