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探索物质间的性质,总是建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现有下列图示:
(1)
若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C与D的质量比是 ;
(2)
若C是氧化物,且A与B的分子个数比4:7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缺钙时会得佝偻病,这里的"钙"是指钙(填"元素"或"离子").
(2)食用蔬菜,能为人体补充(天"油脂"或"维生素").
(3)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可减轻痛痒,这是反应(填反应类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4)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灭火,该灭火原理是隔绝.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的温度最高。
(3)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
,并检验
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
的。
(2)用装置
来制取
,所用的药品是和(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
鉴定
,在
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若要用装置
证明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5)烧杯
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
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
、
。先在装置
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
装置后,出现如
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③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你认为还可采取等措施。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 D. |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图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甲;
乙。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