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建四川南充南部升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某县中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有以下创意:
(1)品升钟美食﹣﹣“卧龙鲊”因干香润口,肥而不腻著名。精选五花肉为食材,配以五谷淀粉、鸡蛋、植物油、蔗糖,特制酱料等制成,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
(2)观双峰傩舞﹣﹣“跳傩傩(nuó)”,外形奇特的傩面具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下列现代傩面具取材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黄金 B.陶器 C.树皮 D.腈纶 E.兽皮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以MnO2固体为原料制取少量MnCO3,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MnSO4与MnCl2都可溶于水;MnCO3难溶于水且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①为化合反应,产物为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MnSO4反应的有 。
A.稀硫酸 B.BaCl2 C.盐酸 D.Na2CO3
(2)操作a要用到的实验用品中,除玻璃仪器外,还有 (填具体的实验用品)。
(3)产品MnCO3(Ⅱ) 比MnCO3(Ⅰ) 更纯净,原因是产品MnCO3(Ⅰ) 经过洗涤、烘干以后,表面附着的H2O及 (填化学式)等杂质已被除去。
(4)为了获得纯净的MnCO3,烘干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现有相同质量且相同形状的锌和铁两种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M代表 (填“铁”或“锌”)。
(2)请写出锌和铁两种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的化学方程式: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现向一支盛有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可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有 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 。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t 3℃时,要将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100g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g甲固体(不含结晶水)。

图中A、B、C、D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填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以上结构示意图中, (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3)D中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