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量取9mL水 |
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 |
B |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
C |
鉴别蔗糖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
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 |
D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B.BC.CD.D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木柴燃烧 | B. | 铁水铸锅 | C. | 汽油挥发 | D. | 胆矾研碎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 B.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C.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 溶液 | D. |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和物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 验 设 计 |
![]() |
![]() |
![]() |
![]() |
实验 目的 |
验证氧气是否集满 |
检验铵态氮肥 |
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浓硫酸干燥 |
||
B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
C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丝网 |
||
D |
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
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
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
C.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