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二氧化碳、铁、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一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某种酒精的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28 |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序号)
A.水果B.鸡蛋C.馒头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炒菜,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 元素.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4)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胶手套 B.陶瓷碗 C.不锈钢锅 D.棉布围裙 E.塑料保鲜盒.
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 (填装置序号).
③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
I. 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II.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打开K2,排尽B中空气,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充分反应;
III.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
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①打开K2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 .
③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乙、丙、丁4种无色溶液,分别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6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混合无明显现象,溶液X、Y中只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丁一定是 溶液.
(2)①若溶液X为红色,则甲、乙分别是 溶液.
②若溶液X为无色,向溶液Y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能得到乙.则乙是 溶液,溶液X中的溶质是 ,向溶液Y中加入一定量的甲,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