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40克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求:
(l)40克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 克;
(2)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要求: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质量为g;②称取;③量取;④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填仪器名称)搅拌,目的是;⑤转移。
(2)下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 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有NaCl 0.9 % ,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4.5 g~9 g。
(1)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 的生理盐水,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注射200 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g。
(2)若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 % 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 g。正确计算后,若在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0.9 %。(填“大于、小于、等于”)。
(3)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 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NaCl +AgNO3="=AgCl↓+" Na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 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左下图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 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约为(填写整数)℃,烧杯中溶液颜色。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共3分)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g石灰石样品,研碎加入烧杯中,将80g稀 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前面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累加),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钙元素.第二问要求作答)
序号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n |
3.3 |
3.3 |
实验的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所加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1 |
n |
3.3 |
3.3 |
(1)表中n的值为。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为g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
装置(填字母序号)。
(5)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