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读图识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B.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稀盐酸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 |
B |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
C |
鉴别NH4Cl和NH4NO3固体 |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A.AB.BC.CD.D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和
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D.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