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解释下列问题:
(1)从钠、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可推知,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 。
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
②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现有60℃的饱和NaCl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③NaCl的质量分数;④60℃时NaCl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①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
②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
(2)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10℃时KNO3的溶解度60℃时NaCl溶解度(填“>”、“<”或“=”)。
②t℃时,将mg KNO3、ng NaCl 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n(填“>”、“<”或“=”)。
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低碳经济成为大会的主题。减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刻不容缓。
(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3)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2)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石灰石、氧气、二氧化碳、食盐四种物质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将其对应的化学式填写在空白处:
(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2)烹饪使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4)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