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定,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的“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  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填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半命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朋友。幼小时的玩伴,学生时代的同窗,成年后事业上的合作者;读书者以“书”为友,弹琴者以“琴”为友,赏花者以“花”为友;有终生为友者,有一时为友者,也有先敌后友者。
要求:1.以“朋友”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2.体裁不限,600字以上。

作文
下面有两道作文题,请你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名、校名、人名。
题一: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倔强、伤心、死读书……”
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知识,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理论之后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同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作文
请同学们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二)请以“把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生活中,总有一缕阳光,曾经照亮过我们心中阴暗的角落;生活中,总有一缕阳光,曾经融化过我们心中的那份冰凉。一个热切的眼神、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在我们跌倒时伸出的双手……,阳光,正以她五颜六色的色彩,绚烂着我们的记忆。
请以“难忘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