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完成下列题目。(6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一个“”字,表达了作者为国御敌立功的坚定信念。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阙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由叙事而抒怀,一气贯注。
B.全词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3分)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直言“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两联的内容。目光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
到花鸟,视觉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

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愁苦之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示秬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赏析下面诗句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