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官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材料【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
(2)材料【A】【C】都介绍了天舟一号,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阅读材料【C】,回答下面问题。
①有人认为第⑤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②科研人员采用哪些方法为“快递小哥”“瘦身”?
(4)阅读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领悟到的科学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们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过,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了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唯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有删改)请你赏析文中“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一句的妙处
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说明。
请你指出开头一段的巧妙之处
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1)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2)给美丽做道加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壶口以下不远,便是晋陕峡谷的最后通道——龙门。传说龙门是大禹用神斧劈开的,所以又名禹门口。它的左岸是龙门山,右岸是梁山,两山伸崖相抱,像两扇巨门把河谷夹住,奔腾的黄河水被紧紧地钳制在人称八十步宽的狭道里。一遇洪水季节,巨浪撞击悬崖峭壁,汹涌的波涛与岩石厮打,激起层层浪花。巨浪咆哮着冲向对岸,对岸的峭壁又把波浪扔回,这样叠浪滚地来回三次,被称为“龙门三激浪”。
龙门是黄河上的一个古老的渡口,是陕西、山西两省的交通要道。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入晋,从龙门渡过黄河,沿着汾河川北上,直捣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多少年来,横渡龙门天险,只能靠着小小的木船。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同岩石相撞的一刹那,用尽全身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漂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为了进军西北,不畏艰险,在龙门架设了十根铁索板桥,从此,结束了木船渡天险的历史。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974年后又建成了黄河上唯一的单孔铁路桥和宽十米、长一百四十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索公路吊桥。三座腾空而起,比起那壶口彩虹,更加美丽,更为壮观简要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选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龙门的?请你作简要的说明
请你列出选文中的三种说明方法(可以用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分别指出其作用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甲乙两段文字各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为了突出春风的特点,两段文字都运用的侧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抄写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甲文引用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乙文“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中的“坚持”一词用得很妙,请你作简要赏析
兰花的智慧
①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②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入。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③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④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⑤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
⑥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个结构会整个的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花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⑦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⑧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育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⑨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投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2)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根据第②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
“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④段至第⑧段文义,分点简要回答。
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摆渡老人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第⑤段中加线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和_________的心情。
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个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的形象。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你能找出一个吗?并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