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东 坡 居 士 极 不 惜 书,然 不 可 乞,有 乞 书 者,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元 祐 中 锁 试①礼 部,每 来 见 过 案 上 纸,不 择 精 粗,书 遍 乃 已。性 喜 酒,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不 辞 谢 而 就 卧,鼻 鼾 如 雷,少 焉 苏 醒,落 笔 如 风 雨,虽 谑 弄 皆 有 义 味,真 神 仙 中 人,此 岂 与 今 世 翰 墨 之 士 争 衡 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 乞 书 者 ②不择精粗
③书遍乃已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译文:
(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 ②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谓谁谓:为,是 | B.佳木秀而繁阴秀:秀丽 |
C.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写下 |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太守有哪四 “醉”?
酒酸不售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②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③而啮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也有狗。有道之人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④,大臣为猛狗,迎而啮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注释】
①升概:用升量取并刮平。②孺子③迓:迎。④万乘之主:大国的君主。解释加点字词
怪其故()挈壶瓮而往酤()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怪其故则酒何故而不售
B人畏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夫国也有狗其夫呓语
D或令孺子怀钱或异二者之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本文抨击的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楚人怜之⑷为天下唱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①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②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③,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④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薄暮()(2)更相易携去()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4)是日剧饮而归()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A.甚意,汝之不惠。 |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微斯人,吾谁与归? | D.行者休于树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