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 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2017年0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②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表现手法 文章题目 句段分析 环境描写 记叙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根据提示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轻视→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 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阅读下面一篇文字,完成小题。.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已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环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采,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采,你跑得越快,凤车就会转得越快!
阅读第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在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这句话,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命原来是一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

阅读《皇帝的新装》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6分,每小题2分)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对上文第三、四两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对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B.大家认为这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他们也不甘落后,把真话更快地传播开去。
C.老百姓看到了事实却又不愿意表现出这是自己的判断,借小孩子之口,即可以表现自己的怀疑,又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得到暂时的保护。可见老百姓有私心杂念,不愿说真话。
D.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话传播开去,所以他们只是“私自低声传播”,并推说这话是小孩子说的。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这句话说明()

A.皇帝不相信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B.皇帝和百姓们一样,开始觉悟了。
C.皇帝外强中干,害怕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D.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提示了这一点。

对“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
B.皇帝想把游行大典举行完。
C.皇帝为自己一下子辨别出这么多愚蠢的人而骄傲。
D.皇帝坚持认为自己的衣服很美丽,是有奇怪的特性的。

阅读《看云识天气》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8题。(10分,每小题2分)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对本段文字的中心句分析正确的一句()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
C.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 现什么样的天气。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

A.摹状貌 B.举例子 C.作诠释 D.打比方

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D.描写

本段的语言特点( )

A.平实自然 B.生动形象 C.简洁精炼 D.铿锵有力

本段说明云的哪些方面内容()

A.云的姿态万千,很美丽。
B.云的变化无常,有时令人恐怖。
C.云的姿态和变化与天气的阴晴雨雪息息相关。
D.云的姿态和变化与气温有关。

阅读《紫藤萝瀑布》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0分,每小题2分)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
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
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
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
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花心里很平静,忘记了世俗的纷争。
B.作者从对藤萝花的欣赏中认识到“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多日的郁积于胸的苦闷逐渐消失了。
C.看到花想到活着有多么的快乐。
D.乐生恶死是人类的本能,作者沉浸在紫藤萝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界中,生之欢乐带走了死之悲哀。焦虑悲痛一旦解脱出来,就变得平和宁静。

文章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相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B.用十多年前的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形成类比(以花喻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C.为后文做铺垫。
D.表达了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

A.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D.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下面对原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B.作者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和永恒
C.我忍受不了这妖艳的花,想赶紧离开。
D.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