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
加点词义
项为之( ) 凹者为() 作青云白鹤( ) ()喷( )烟 ( )数十 ( )出神 鹤( )云端 为之怡然( )称快 ( )丛草( )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 ) ()之别院 舞( )空中 ( )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 )所吞 蹲( )身 必细()其纹理 ()一癞虾蟆 不亦( )乎 人不知而不( ) 吾日三( )吾身 ( )不( )乎 可以( )为师矣 不思则( ) 不学则( ) 与朋友交而不()乎 ( )女知之乎 是( )也 必有我师( ) 然后( )知松柏之后( )也 其( )乎 己所不(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水( )澹澹 山岛竦( ) ( )北固山下 行不足( )( )不一见 无何( )居然( )城郭 莽莽然( ) ( )有 ( )楼 ( )如星点 黯然缥缈( ) ( )( )或立 人烟市( ) 俄而( )雪( ) 差可( ) 与友( ) 去后( )至 尊君( )在( ) 相( )而( ) 下车( )之 入门不( ) ( )子疑邻 不( ) 大( )其财 ( )而入胡 何遽( ) ( )胡马 人皆( )之 ( )一年 此独以( )之( )
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故时有物外之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吾日三省吾身: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13)念近中无禅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
(15)然数年恒不一见: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
(18)撒盐空中差可拟:
(19)未若柳絮因风起:
(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人不知而不()②与朋友交而不乎(  )
③学而不思则()④诲知之乎()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
启迪: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lǘ)里:乡里。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夫人荻画地 (用) B.教以字(书籍)
C.因而抄录(有时) D.其稍长(等到)

翻译句子 
 惟读书是务。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取之(跑 ) B.戎不动(只有 )
C.人问(它,指“道边的李子” ) D.取之信然(确实这样)

翻译下面句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你读了本文有什么感受?
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
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日:“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①益昌:县名。②腰笏:腰里插着笏板。笏,笏板,古时大臣上朝时用来记录君王旨意的物品。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多宾客歌酒( ) (2)舟上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何易于没有“索民挽舟”的原因是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对何易于亲自引舟这一行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刻为百姓的精神。
B.他身先士卒,希望能对百姓起模范带头作用。
C.这是他为了讨好上司而故意做出的姿态。
D.他身为属令,无所事事,火材小用,未尽其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