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A.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愁思。“惆怅”一词,造成红艳的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将人引人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B.诗歌第二句表现诗人黄昏时赏花的情景。“唯有”“两枝”等词,强调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             

C.诗歌第三句实写风吹花残之景。第二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诗人的惜花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借物抒怀,别具一格。诗人夜里用把火照花的行为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都能发出红色的光

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天然气加压能液化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的少量氯气能够消毒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变化过程中可以说明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再分
C.该反应前后生成了两种新物质
D.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