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2)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出猎》)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6)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7)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8)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9)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10)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 , 。”
根据要求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2)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土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3)《论语》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 。
(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出师表》)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
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 , 。
(4)“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眼前。”岁月如歌,初中三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 ,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
古诗文默写。
(1)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2)关河梦断何处? 。(陆游《诉衷情》)
(3)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古教授身居闹市,却恬淡如菊,真正达到了“ ”的境界。(用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来回答)
(5)《伯牙善鼓琴》中,伯牙感叹钟子期与自己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一句话是:“ 。”
默写填空。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流水不语,却传情启智。孔子立于川上,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乘舟远渡津门的李白在低头的一瞬间被流水触发了乡思,“ ,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面对一江流水思接千载,发出“ ? 。 ”的咏叹。
古诗文默写。
(1)杜牧《江南春绝句》中“ ,水村山郭酒旗风”和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中“ ,斜日寒林点暮鸦”,可谓声色相谐,彰显生机之美。
(2)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 ”和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 ”,正是天人相安,诠释孤独之美。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杜甫《月夜》中“ ,双照泪痕干”,实乃时空相错,演绎穿越之美。
(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 ”和郦道元《三峡》中“ ,隐天蔽日”,原本山水相依,凝聚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