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2分)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 演讲顺序 | 演讲题目 | 演讲者 | 
| 1 | 《我的中国梦》 | 1701班肖非 | 
| 2 | 《奋斗的青春》 | 1702班季强 | 
综合性学习。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不文明交通行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出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分析下面“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提取主要信息。
 用一句话评价社区居民交通出行状况。
 社会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表
| 调查项目 | 经常违规 | 偶尔违规 | 从不违规 | 
| 比例(%) | 4% | 64% | 32% | 
主要信息:
 评价: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可见这并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人集体闯红灯的行为重庆市政府准备出台政策整治。请为我们政府拟写一条可行的整治措施。
 措施: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因行人闯红灯肇事造成798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闯红灯”。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危险行为,请你拟写一句劝诫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
 宣传语:
根据下面一则201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事迹简介,请你代组委会为其拟一则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30字)
 在巴南区陈家湾小学旁,有一幕感人的情景时常发生:细雨中,两个身体单薄的男孩轮流背着一个双腿残疾的男同学,从环城车车站出发,穿过学校附近家属区,走过操场,费力地爬上三楼六年级的教室。
 背同学的两个孩子,叫刘大双、刘小双,是双胞胎兄弟。残疾同学叫毛兴毅。毛兴毅因小时候得了一场重病,骨头坏死导致双下肢残疾,只能靠双拐拄着行走。他父母在外地打工,一直和年迈的婆婆相依为命,由婆婆每天接送。遇到下雨,他就只得在家自学。刘大双和刘小双是四川广安人,父母在附近收购废品,维持生计。他俩知道毛兴毅的困难后,主动找到班主任,要求承担毛兴毅上下学的任务。
 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天冷天热,他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毛兴毅。环城车站到教室这段路,他俩要歇三四次才能走完,一趟背上来,衣服经常全湿。
 毛兴毅要上厕所,他俩将毛兴毅背下三楼,再背回三楼。有时毛兴毅喜欢到球场看同学们打球,他俩就将其背到球场边,陪着一起观看。放学后,又背回环城车车站。他们这一背,就坚持了五年。
标题:
 辩题:正方:“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反方:“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
 主持人: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手机,在我们打开它的一瞬间,弹出窗口跃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是图像。我们无法否认图像处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读图”大行其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进行观点陈述。
 【观点陈述】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首先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进入“读图时代”,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知识、新闻、故事、娱乐等信息的需求。其次,图像直观、使人印象深刻的特点节省了阅读时间。还有,在解释真相、还原真相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即所谓“有图有真相”。最后,图像传播能够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只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啃书本要轻松省力许多。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图像的特点是浅显易懂,人们面对图像往往缺乏深入的思索和品味,而是被动地接受。曾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思维能力的下降。不仅如此,“读图”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会因之而退化。文字的阅读给读者提供跟多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读图正是缺少这样的“留白”。另外图像充斥电视和网络,许多儿童是由电视图像“抱大”的,不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影视的感官刺激中不能自拔,可以说,人们为读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偿失。
 【自由辩论】
 主持人:下面进入自由辩论,时间5分钟,由正方开始。
 正方二辩: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之前,也是用图的,所谓“结绳记事”就是形象思维、直观思维。例如一份繁琐的工作文件,如果加入一个树状图,各项步骤立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可以缩短阅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反方二辩:我们不否认图像的便利,但是当“读图”大行其道,媒体、网络就会刻意迎合读者庸俗、猎奇的心理,制作各类虚假浮夸的图像,使标题夸大其词,使图像充斥眼球。我们就会分不清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真实。
 正方三辩:我想问一下对方辩手,如果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光用文字的方式看起来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电影电视都变成了文字,那我们不是退回到以前去了吗?
 反方三辩: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而且事实也不可能这样。很多人把电影、电视统统归为图像,他忘掉了文字在里面,文字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没有文字的图像传播是无法想象的。
 正方四辩:图像,并不仅仅只局限在一个很简单的卡通,或者是广告里面,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当我们观看新闻报道、足球比赛的时候,我们几乎全程现场目击,这是因为我可以看到大量现场的图像。“读图”使我们长见识,使我们与这个世界同步。
 反方四辩:(出示图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网,对11671人进行调查,由图可见当今学生阅读名著方式的状况是:。图像始终停留在简单浅显的层面,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掩卷沉思,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去历险,去遨游。看10万条精美的广告和看10万本书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正方三辩:但我们不能否认,在历史上,人类屡屡因为某些文本信息的丢失和文本理解的错误而蒙受巨大的损失,至今仍无法弥补。如果秦朝就有读图时代,相信我们对历史、对文物、对当年生活场景等等的了解,会比现在好很多。人们可以看图,而不必通过看文字来了解历史真相。
 【总结陈词】
 主持人:自由辩论时间已到,请双方辩手进行总结陈词,从反方开始。
 反方四辩:我方坚持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在今天,与其说“读文”是火种,还不如说是一种精神食粮,满足了人们深层思考的需求,这就是“读文”所代表的使命。
 正方四辩:我们最终的结论是,“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主持人:今天的辩论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个话题,将一直受人关注。我手头就有一本刚刚出版的图画版《红楼梦》,整页整页都是精美图画,只在这小角落里有一点点文字。请问在座的听众们,喜欢这样的《红楼梦》吗?这个问题就留待大家回去思考。仔细阅读全文,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读图时代 | B.“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 | 
| C.“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 D.关于“读图”利与弊的辩论 | 
反方四辩在【自由辩论】中出示了一个图表,请你根据图表,探究当今学生阅读名著方式的状况,填入该段空格内。
请结合下面材料,仿照【总结陈词】部分反方四辩的话,补充正方四辩的总结。(4分)
 材料:在今天,有人说“读图”是一种快餐文化,但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读图”是在一定层面上的大众的文化传播,满足人们日益快捷的生活需要,“读图”时代的来临可以说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针对主持人最后所提的问题,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观众,你会如何回答?请结合本文,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语文实践活动几年前,咱们扬州市政府提出了“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的宣传口号,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具体分析这一口号好在哪里?4分
每年4.18期间,扬州都会迎来八方游客。目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经过修缮,成功再现了古扬州繁华热闹的景象。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东关街,走进东关街,请你为我市东关街拟一条宣传语。2分
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在前面补充相应的理由,运用排比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3分。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 A.②④①③ | B.④①③② | C.①③②④ | D.③②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