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情这是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作品,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每一节开头都用了“我不去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只要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一诗句含有很深的哲理,你能说说其中的内涵吗?
从诗的第二节可以看出,玫瑰象征爱情。你还能再列举两种花的象征意义吗?
从诗的内容来看,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_,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_____________。
选出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浩荡”,“浩浩荡荡”之意,表明诗人与官场决裂的气势。“吟鞭东指即天涯”是说当自己出了北京城门,便从此与朝廷隔绝,也就如远至天涯。 |
B.“落红”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这句表明诗人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
C.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抒情。 |
D.前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笔锋陡转,以落红化泥护花作比,形象生动而含蕴沉着。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 行
[宋]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这从“ ”一词可以看出。
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夜雪》。(6分)
夜雪
白居易
巴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贬任江州司马。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如何下雪。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3分)
“时闻折竹声”,看似平常语,实则意蕴无穷。请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山居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诗歌首句“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