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诗中体现“新春”特点的两个字是“”和“”。
三、四句中,作者想像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的景象,意图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请你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一种生活?
古诗文阅读(22分)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
诗人行进途中心情如何?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词时提出以下问题,请帮助解决。
【甲】龟虽寿 东汉·曹操 【乙】诉衷情 宋·陆游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②,身老沧州③。
【注】①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②代指西北边境前线。③沧州:陆游年老后所住的镜湖之滨。乙词中“关河梦断何处”会让我们想起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梦境的两句诗,。
这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