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6分)
新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2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3)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诗(词)句,理解感悟,回答问题。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夜泊:夜晚停船靠岸。②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一)阅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作者从炼意着眼,颈联中用“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