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

【乙】同敞“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四十余日,整衣冠就,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  

②或败奔  

③同敞危坐不去  

④适同敞自灵川至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行天下之大道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

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古文,完成小题。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矣,而自肆于山水间。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②崭然:突出地。③博学宏词: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由吏部在进士中选博学能文之士,录取后授予官职。贞元十二年,柳宗元考中博学宏词科。④集贤殿:集贤殿书院的省称。⑤正字:官名,掌校勘图书、刊发文字的工作。⑥踔厉:精神振奋,议论纵横。⑦按规定。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少年,已自成人(      )    (2)众柳氏有子矣(      )
(3)一时皆与之交(      )     (4)例出刺史(      )
.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率常屈其座人    (2)而自肆于山水间
.翻译下面句子。
(1)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2)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细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柳子厚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古文,完成小题。
何为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③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试将下面“一词多义”积累卡片补写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111

词 义
例 句

(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    
得志,与民由之

(3)    
往送之门,戒之曰
(4)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翻译下面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阅读古文,完成小题。
蔡 伦
范晔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宦官列传》)
【注释】①宫掖:整个皇宫。②小黄门:太监官职名。③军中的帐幕,引申为机要的地方或事物。④敦慎:诚实谨慎。⑤匡弼:纠正,辅助。⑥尚方:官署,主管皇家日常器物。⑦秘剑:皇室用的剑。⑧书契:书籍文契。⑨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
(1)犯严颜(      )      (2)闭门绝宾(      )
(3)布、鱼网以为纸(      )  (4)故天下称“蔡侯纸”(      )
.翻译下面句子。
(1)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2)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文中能够体现蔡伦对世人影响的语句有哪些?
.细读选文,说说蔡伦所造“蔡侯纸”有什么优越性?
.蔡伦是东汉人,试借助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断:成语“纸上谈兵”和“洛阳纸贵”中的“纸”,原材料各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举()(2)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读书以过目成诵能,最是不事。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的第②段主要论证了:“读书应该也必须深入研读”。
B.孔子读《易》的事例证明“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乃读书之术。
C.“老吏史苦之”与“坡洒然不倦”对比,证明读书贵在乐学。
D.虞世南等人的事例与孔子、苏东坡的研读形成了鲜明对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