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分别是,,的中点,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作出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为常数)的顶点为 .
(1)当 时,点 的坐标是 ,抛物线与 轴交点的坐标是 ;
(2)若点 在第一象限,且 ,求此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写出函数值 随 的增大而减小时 的取值范围;
(3)当 时,若函数 的最小值为3,求 的值;
(4)分别过点 、 作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 、 .当抛物线 与四边形 的边有两个交点时,将这两个交点分别记为点 、点 ,且点 的纵坐标大于点 的纵坐标.若点 到 轴的距离与点 到 轴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 的值.
如图,在 中, , , ,点 为边 的中点.动点 从点 出发,沿折线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运动,当点 不与点 、 重合时,连结 .作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连结 、 .设点 的运动时间为 秒.
(1)线段 的长为 ;
(2)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的长;
(3)当点 在 内部时,求 的取值范围;
(4)当 与 相等时,直接写出 的值.
实践与探究
操作一:如图①,已知正方形纸片 ,将正方形纸片沿过点 的直线折叠,使点 落在正方形 的内部,点 的对应点为点 ,折痕为 ,再将纸片沿过点 的直线折叠,使 与 重合,折痕为 ,则 度.
操作二:如图②,将正方形纸片沿 继续折叠,点 的对应点为点 .我们发现,当点 的位置不同时,点 的位置也不同.当点 在 边的某一位置时,点 恰好落在折痕 上,则 度.
在图②中,运用以上操作所得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1)设 与 的交点为点 .求证: ;
(2)若 ,则线段 的长为 .
《九章算术》中记载,浮箭漏(图① 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它由供水壶和箭壶组成,箭壶内装有箭尺,水匀速地从供水壶流到箭壶,箭壶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箭尺匀速上浮,可通过读取箭尺读数计算时间.某学校 小组仿制了一套浮箭漏,并从函数角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观察】实验小组通过观察,每2小时记录一次箭尺读数,得到如表:
供水时间 (小时) |
0 |
2 |
4 |
6 |
8 |
箭尺读数 (厘米) |
6 |
18 |
30 |
42 |
54 |
【探索发现】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②,横轴表示供水时间 .纵轴表示箭尺读数 ,描出以表格中数据为坐标的各点.
②观察上述各点的分布规律,判断它们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出这条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如果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理由.
【结论应用】应用上述发现的规律估算:
①供水时间达到12小时时,箭尺的读数为多少厘米?
②如果本次实验记录的开始时间是上午 ,那当箭尺读数为90厘米时是几点钟?(箭尺最大读数为100厘米)
图①、图②、图③均是 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 、 、 均为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找一格点 ,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①中,连结 、 ,使 ;
(2)在图②中,连结 、 、 ,使 ;
(3)在图③中,连结 、 ,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