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2)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鹭 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诗中的前两句写出了水浪的特征;诗中的 ”一词表现出鹭鸶体态的高雅轻盈。
诗中鹭鸶的“闲”字所表现的意趣更接近于以下哪一句?
A.独钓寒江雪 | B.任尔东南西北风 | C.俏也不争春 | D.悠然见南山 |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①天。
绿池落尽红蕖②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①可人:合人意。②蕖:荷花。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
结合诗句,谈谈诗歌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刘桢的《赠从弟》,完成题目。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松柏的本性是什么?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②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③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篱落:篱笆。③蛱蝶:蝴蝶。诗中用梅子黄、、、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